首页 >科研 >罕见病百科 >着色性干皮病
Xeroderma Pigmentosum
着色性干皮病
最后修改时间:2024年3月4日
疾病中文名 着色性干皮病 疾病英文名 Xeroderma Pigmentosum
别名 XP 患病率 1∶65 000~1∶100 000
遗传方式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ICD编码 Q82.1

症状:

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对日光,特别是紫外线高度敏感,暴露部位皮肤出现色素沉着、干燥、角化、萎缩及癌变等,其皮肤和眼部肿瘤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1000倍。


疾病分类:

皮肤病变;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罕见癌症


病因:

着色性干皮病(XP)在遗传上有 七种不同的互补型(XPA到XPG)和一组变异型(XPV),其中七个互补型均与DNA的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NER)通路中不同蛋白的缺陷有关。

核酸切除修复通路(NER)是哺乳动物细胞 DNA修复的主要途径,也是防御紫外线致癌的主要机制。NER 分为转录互补修复(Transcript Complementing Repair, TCR)和全基因组修复(Global Genomic Repair, GGR),前者可以迅速修复活性转录基因区域,后者随即继续缓慢修复基因组剩余部分,两者相互配合从而维持细胞的遗传稳定性。通常在基因转录过程中,中波紫外线(波长为280~310nm)照射可导致DNA损伤,RNA聚合酶Ⅱ(RNAPⅡ)在损伤位点受阻。此时人类转录因子TFIIH被迅速吸引到损伤部位,取代RNAPⅡ结合到DNA损伤位点,召集有关的DNA修复蛋白。待形成稳定的DNA-蛋白质复合物后,人类转录因子TFIIH便自身解离下来,启动NER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中,XPC 和XPE蛋白用来识别DNA光产物,XPB和XPD是TFIIH蛋白复合体的组成部分,用来打开光产物附近的DNA双螺旋结构。XPA保证蛋白复合体进入正确的位置之后,XPG和XPF切掉损伤区域DNA的任何一端并将其切除,代替以完整的DNA。


XP患者由于其切除修复基因(XPA-XPG)发生缺陷导致NER通路无法正常运行,细胞更易受到紫外线诱发的死亡或畸变,引起光暴露部位皮肤发生复杂的病理改变,包括雀斑样痣、表皮增生、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的发生[1, 2]。值得注意的是,XPC和XPE基因由于只在全基因组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一般不会引起强烈的光损伤及神经系统损害。


着色性干皮病变异型(XPV)具有正常的NER,该型由编码DNA多聚酶-η的基因突变造成。正常情况下,DNA多聚酶不能处理异常的DNA模板,需要由特定的多聚酶来执行此功能。对于紫外线造成的突变,DNA多聚酶-η在DNA复制中能够绕过DNA光产物,保证DNA复制过程的正常进行。与XPC和XPE患者相似的是,XPV患者也基本不会存在严重的日晒伤及神经系统损害。


症状



表征

内容


极度光敏感

75%的患者于生后6个月至3岁发病,其中半数患者在婴儿期即出现急性光损伤,表现为轻度日晒后发生急性晒伤,并伴有水疱和持久性红斑。2岁时几乎所有的患者在暴露部位如面、唇、结膜、颈部及小腿部出现特征性雀斑样痣,表现为针头至1mm以上大小的淡棕色斑,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的色素沉着斑,持久不退,其间常夹杂毛细血管扩张或小血管瘤。后两者损害有时可累及黏膜和非暴露部位皮肤,并很快出现小而圆或不规则形状的白色萎缩斑点。有些患者可出现水疱、大疱损害及不易愈合的浅溃疡而留下瘢痕,甚至可导致眼睑外翻。患者皮肤常见发生疣状角化,可自行消退或发生癌变。


眼部损害

40%患者会出现眼部损害,常表现为畏光、角膜炎、角膜混浊和血管形成,也常报道有睫毛脱失、睑外翻、光暴露部位鳞状细胞癌和黑素瘤。


神经系统异常

约20%~30%的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异常,为神经退化的结果,可导致反射活动减弱、感音性耳聋、痉挛性共济失调、进行性认知障碍、手足徐动、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等。最严重的是神经系统症状是DeSanctis–Cacchione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小头畸型,渐进性的智力发育迟缓,生长发育不良,还可发生耳聋、舞蹈手足徐动症、共济失调、四肢轻瘫等。


早发肿瘤

患者在20岁之前会在紫外线暴露部位发生肿瘤,其中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及恶性黑素瘤的发生风险比正常人高出1000倍[3, 4]。一项研究显示XP患者非黑素瘤最初发生的平均年龄仅为8岁。多发原发性皮肤肿瘤较为常见,多为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恶性黑素瘤也很常见,且为多发性,可因广泛转移而早年死亡。有时尽管组织上有恶变但病程较慢,患者可度过成年期。其他血管肉瘤及纤维肉瘤较罕见。除了皮肤,舌尖部鳞状细胞癌多有报道。另外,着色性干皮病患者内脏恶性肿瘤发生率也比正常人升高约10~20倍,包括脑、肺、消化道、肾和造血系统等肿瘤。





诊断

着色性干皮病的诊断在临床上主要基于皮肤、眼部、神经系统的典型临床表现,详细的家族史特别是近亲结婚史可以辅助XP的诊断。活细胞功能测试可以用于确定患者DNA修复功能是否存在异常,从而帮助确定XP的诊断。XP互补型(XPA-XPG)患者的细胞由于具有核酸切除修复缺陷,相比于正常细胞对UV造成的杀伤作用更加敏感;XP变异型(XPV)患者的细胞在UV照射后存活率可为正常或接近正常。宿主细胞再活化反应通过共转染紫外线处理后质粒及不同XP互补型的野生型cDNA进一步明确XP的互补分型,之后针对特定的XP基因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找到基因突变位点以确定诊断及临床分型。

由于基因诊断简便快捷,而且是XP诊断及分型的金标准,现已在多个实验室开展,尤其A、C型在中国着色性干皮病患者中所占比例较大,因此通过对XPA、XPC基因的筛查,绝大多数可以找到突变位点。


治疗

1.严格防晒。防晒措施包括:穿紫外线防护服,涂抹高SPF等级的防晒霜,佩戴可吸收紫外线镜片的眼镜等。

2.推荐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以补偿阳光照射不足导致的维生素D合成不足及钙质吸收减少。

3.大剂量口服异维A酸可以用来预防肿瘤发生。一旦发生皮肤癌前病变及肿瘤,应及早处理。小的癌前病变如日光型角化可以局部应用5-氟尿嘧啶或采取液氮冷冻疗法;较大者可进行皮片切削或磨皮术去除受损表皮;皮肤肿瘤可以采取电干燥法、刮除术、外科切除或化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4. 目前国际上对于XP已经有一些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如利用基因纠正过的患者角质形成细胞体外构建表皮层并移植到病变区域,局部应用DNA修复酶或激活残存DNA修复能力的药物在体改善DNA修复能力等。这些技术无疑给患者们带来了希望,但是由于涉及到免疫相容性、安全性等问题,真正应用到临床上尚需时日。

 




临床分型

依不同型之治疗


A型,XPA,

9q22.33,XPA型细胞互补DNA修复蛋白,25%

B型,XPB(ERCC3)

2q14.3,TFIIH基本转录因子复合体螺旋酶XPB亚单位,极少

C型,XPC

3p25.1,XPC型细胞互补DNA修复蛋白,25%

D型,XPD(ERCC2)

19q13.32,TFIIH基本转录因子复合体螺旋酶亚单位,15%

E型,XPE(DDB2)

11p11.2,DNA损伤结合蛋白2,极少

F型,XPF(ERCC4)

16p13.2,DNA修复核酸内切酶F,6%

G型,XPG(ERCC5)

13q33.1,XPG型细胞互补DNA修复蛋白,6%

V型,XPV(POLH)

6p21.1,DNA聚合酶7,21%

资料来源:

1.《着色性干皮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遗传概率及治疗》: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1865070494.html?healthId=

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https://rarediseases.info.nih.gov/diseases/7910/xeroderma-pigmentosum



罕见病百科
先天性代谢异常
鸟胺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
高鸟胺酸血症-高氨血症-高瓜胺酸血症综合征
胺基酸代谢疾病
高胱胺酸血症
高甲硫胺酸血症
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
苯丙酮尿症
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
遗传性高酪胺酸血症
枫糖尿症
异戊酸血症
戊二酸尿症第一型
戊二酸尿症第二型
丙酸血症
甲基丙二酸血症
3-氢基-3-甲基戊二酸血症
高离氨基酸血症
组氨酸血症
三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酵素缺乏症
多发性羧化酶缺乏症
高脯胺酸血症
芳香族L-胺基酸类脱羧基酶缺乏症
酪胺酸羟化酶缺乏症
戈谢病
GM1神经节苷脂储积症
GM2神经节苷脂储积症
Fabry氏症
尼曼匹克氏病综合症
MLD综合征
半乳糖血症
糖原累积症
脑血管屏障葡萄糖输送缺陷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
中链脂肪酸去氢酵素缺乏症
短链脂肪酸去氢酶缺乏症
粒线体缺陷
Kearns-Sayre 氏综合征
Leigh综合征
MELAS综合征
线粒体神经胃肠脑肌病
丙酮酸盐脱氢酶缺乏症
胱胺酸血症
粘多糖贮积症
岩藻糖苷贮积症
涎酸酵素缺乏症
黏脂质贮积症
乙酰谷胺酸合成酶缺乏症
瓜胺酸血症
高血氨症
神经元蜡样脂褐质贮积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
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
Menkes 综合征
钼辅酶缺乏症
Zellweger氏综合征
肾上腺脑白质退化症
肢近端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
紫质症
Lesch-Nyhan氏综合征
亚硫酸盐氧化酶缺乏
碳水化合缺乏糖蛋白综合征第一型
臭鱼症
先天性全身脂质营养不良症
脑腱性黄瘤症
低磷酸酯酶症
巴氏综合征
尿黑酸尿症
威尔森氏症
精氨丁二酸酶缺乏症
高胱氨酸尿症
胱氨酸症
第一型戊二酸血症
第二型戊二酸血症
三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
肝糖原贮积症第一型
肝糖原贮积症第二型
肝糖原贮积症第三型
肝糖原贮积症第四型
脂肪酸氧化作用缺陷
遗传性果糖不耐症
先天性高乳酸血症
豆固醇血症
Beta硫解酶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