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8岁的张会云,是一位农民。出生在山西省临猗县角杯乡张吴村的她,成年后也嫁在了本村,所以张吴村是她出生、成长、工作和生活了一辈子的故土。张会云曾是一名教了20年课的乡村民办教师,9年前,她到设在村里的角杯乡孤残儿童寄养站当特教志愿者,为那些被亲生父母抛弃后寄养在好心人家里的孤残儿童传授基本文化知识。5年前,她也寄养了一名身患苯丙酮尿症的女孩,当起了这个女孩的奶奶。
张会云大半辈子都是和孩子们打交道,这是她最喜欢做的工作。记得高中刚毕业,她在村里当了一年的保管员后,得知村里的学校招聘老师,就报名参加了考试,从而成为一名民办教师。这是她24岁在学校当老师时,抱着手风琴拍摄的照片。张会云在高中时,一直是学校宣传队的骨干成员,曾学习过一些乐理知识,所以当了老师后,她经常会教孩子们唱歌学音乐。
那时,农村小学校不但要教给学生语文、数学,还要教一些实用的生活技能知识,珠算就是其中之一。学校正式开珠算课前,张会云被派到外面专门学习了一段时间,回来后,她就成了这门课的老师。图为张会云在学校举办学生珠算比赛,那个背对画面的就是她。
后来,珠算课慢慢取消了,张会云又开始教语文、数学、历史等课目,反正在20年的民办教师生涯中,她把小学的所有课程都带过,也当过多年的班主任,并且还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图为1999年9月,当时的西张吴乡庆祝教师节,张会云(前排左二)作为优秀教师上台领奖。那时候,她所在的张吴村是西张吴乡政府的所在地,后来撤乡并镇,西张吴乡被并到了角杯乡。
2009年,按照2003年10月民政部颁布《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经运城市民政局和福利院考察批准,乡里在张吴村建立了孤残儿童寄养站。之所以在村里建立,是因为张吴村不但是有着500多户人家的大村,百姓善良、民风淳朴,而且西张吴乡并入角杯乡后,原乡镇的医疗、服务设施都还保留,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都具备条件。图为2017年,张会云在寄养站内为孤残儿童上课。
家庭寄养就是由村民将被亲生父母抛弃、年龄不到18周岁的孤残儿童领回家中养育的方式,这是发挥民间力量、塑造儿童健康心理和性格的重要途径,可有效培养孤残儿童的家庭观念,为他们今后走入社会奠定基础。寄养站是民政部门、福利院和寄养家庭之间的桥梁,负责孤残儿童的领取、分配和管理,同时为寄养家庭和寄养孩子提供康复、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服务。图为孤残儿童在寄养站内做手工,训练协调能力。
2011年,寄养站想再办个班,把有一定能力的孤残儿童集中起来学习一些文化知识,让他们体验和正常孩子一样的集体生活。当时,因为一些其他原因,张会云的民办教师身份没有转为正式教师,已经从学校回到家中。张站长知道她喜欢孩子,找到她并希望能过去当老师。于是,张会云又重新拾起“教鞭”,在寄养站当了一名特教志愿者,正式加入了寄养站这个大家庭。图为2019年,张会云在寄养站里教孤残儿童唱歌。
进入家庭寄养的孤残儿童大多身患重病,有不少是脑瘫儿童,也有很多智力低下。虽说进入特教班的孩子,经寄养家庭抚养后能够自己行走,但不管是5、6岁还是10几岁的孩子,接受能力都特别差。即使用一年级的教材,学习的难度也非常大,一位数的加减法要教很多遍还不一定能记住。这与张会云之前教正常的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需要更多的耐心。图为张会云在单独辅导几位患脑瘫的孩子,他们中有的已经十五六岁。
其实,推行家庭寄养的难度还是蛮大的,毕竟进到站内的孩子都有一定的生理缺陷,很多家庭怕麻烦,更怕养不好。所以,寄养站成立一年后,村里才发展了7个寄养户12个孩子。后来发展加快,到2014年时,已有126个孩子被寄养家庭抱回家。2015年,在做了几年特教老师后,张会云也将一名身患苯丙酮尿症的女孩领回家寄养。图为张会云领回家的孩子党保涵,今年已经12岁,一直叫她奶奶。
将保涵接到家里的第二年,医生给保涵做体检鉴定伤残等级。医生说苯丙酮尿症这种病是一种罕见病,目前没有特效药可治疗,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智力会越来越差。但张会云想,孩子这么小,或许通过正规的学习教育能够得到好转,于是张会云就把保涵送到了村里的幼儿园,让保涵随着正常的孩子一起学习。图为2016年,8岁的保涵参加幼儿园文艺活动,张会云在家给保涵穿新衣。
在幼儿园待了两年半,保涵受智力缺陷影响,什么也没学下,后来在一年级上了一个月,老师说还是跟不上,张会云只好把她接回来带在身边。现在的保涵依然不知道自己多大了,不管谁问,她总是举着一根手指,说自己一岁。张会云的丈夫开玩笑说,你养个保涵没有一点功劳,啥都教不会。不过看着保涵一天天在自己的照顾下,个子长高了,每天也开开心心的,张会云就觉得很满足。
其实,张会云抚养保涵比亲外孙子还上心。保涵刚来的时候,不知道饥饱,常常因为吃的太多而拉到床上,而且她的病不但头发发黄,身上还会散发出一股猫尿味。张会云不管冬天夏天经常给她洗澡,这几年来,保涵的身上再没了那股难闻的味道了。图为2020年3月7日,张会云在和客人聊天,保涵坐在自己的房间内向外张望。
虽然张会云今年已58岁,但在寄养站六七个工作人员中,她一直是年龄最小的一个。所以,除了教学,张会云还承担着办公室和接待的工作,比如打字、拍照片、版面设计、接待上级检查等等。她们寄养站每月要出一期《家庭寄养园地》,也是她一手采编、设计和印制。经过几年的锻炼,张会云也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图为2016年,张会云代表寄养站在北京参加国际家庭寄养会议,期间和国内同行、国外代表交流、合影。
目前,寄养站还有38名孤残儿童寄养在38个家庭。今年疫情期间,为做好寄养家庭的防控,张会云和寄养站的三名工作人员分片承包,对每一户两天一消毒,天天量体温。因张会云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背不了药罐,都是丈夫背着和她一起上门去消毒、查体温。这么多年,家人都非常支持张会云,她也觉得这些孤残孩子被亲生父母抛弃,太让人心疼了。图为3月7日,张会云用手机拍摄寄养家庭当天的体温统计表,准备上传给市福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