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来稿——特殊日子的随感
每年的6月1日是“世界淋巴管肌瘤病关爱日”,6月是“世界淋巴管肌瘤病公益宣传月”。想起自己那年的那场煎熬的手术,至今也快三年了。
从2012以来莫名的胸闷、气短、心慌,从常州各大医院到上海中山医院,肺科医院的门诊求医的无奈,到三年前的气胸引发的呼吸困难的手术确诊、以及胸腔粘连手术......
一路过来,生命中有了很多本来不会有的历程,我将这场磨难当成生命的财富。因为有她,我尝到了更多别人遇不到的酸甜苦辣,带着伤痛,却收获了更多的温暖,带着迷茫,却清晰了明天的方向......
2014年5月底,当整个人拖着沉重的脚步、喘着急促的粗气来到医院时,听到办公室医生们看到我肺部CT时异口同声惊愕地发出的一个“啊”字,我立刻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呼吸科有个女医生多年前就是因为这个病离开了美好的人世间)。
第二天一早在医院,医生不愿告诉我真实的情况,不愿让我独自承受这份痛,要求告知家属。
在我的再三请求下,还是不肯亲口对我说,只是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告诉了病名,让我有个心理准备。
当我百度之后,看到“淋巴管平滑肌瘤”的介绍后,我整个人被泪水和伤痛包围了。
脑子里浮过一连串的画面,最后沉淀下的是我的爸爸妈妈、儿子和我先生。
当第一个夜晚和我先生相拥着痛哭之后,我渐渐恢复了平静。我把我的决定告诉了我先生:配合医生做好切片诊断及胸腔粘连手术,好好活着,阳光乐观地走下去,别让家人为我担心,尤其是年老的父母。
将近一个月的手术住院期间,来自单位同事、朋友、同学、亲人的鼓励和关心给了我很大的勇气与力量,各种难以忍受的巨大伤痛我都挺过来了。
家人的悉心陪伴让我懂得什么是爱,先生日日夜夜的守护里,我看到的都是他一个男人坚强的内心与强大的责任感。
在父母亲担忧与唠叨里,我看到的是那种无法用华丽词藻来形容的最质朴而伟大的爱,我只想对我父母说:别为我担忧,祝福我吧,只要有你们的健康快乐,我也会越来越好的。
每次父母亲来医院看我,我总想隐藏伤痛,让他们眼前依然是那个的大大咧咧的快乐的我,因为我对生活依旧充满信心。
当后来与北京协和医院、LAM病友协会取得联系后,我又对我的未来多了一份信心,相信未来。
在家休养时,看到病友群有姐妹情绪低落时,我总想给她一缕阳光让她坚强,看到有姐妹突然离开我们去向天堂时,我总想默默祝福她:愿她在那里能享受自由的呼吸。
我尝试着找些事去驱赶天空的阴霾:读读诗,听听歌,练书法,学摄影,练太极......内心多了宁静淡然,于我身心皆有益处。
但我内心深处真真实实住着一个激情澎湃的女汉子,每每想做几个挥汗如雨的健身动作,想跟着朋友来几个动感的舞韵瑜伽,想广场上自由奔放地跑上一段,想为家里拖地打扫.......片刻之后,气喘吁吁的悲催样就赶走了我所有的梦想。
今年5月的全国第五届“夏青杯”朗诵大赛常州赛区的比赛,我犹豫斗争了很久,还是作罢了。
舞台上有情感起伏、有节奏变化的作品更能打动听者,但依我的肺部情况,长句气接不上,有力度的句子用力过猛会引发气胸......
很多时候,我常常感叹:如果上帝能让我自由自在地呼吸,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前段日子,偶然的一次机会,听一位病友说起我们常州有位姐姐肺移植成功了,无锡人民医院的陈静瑜副院长为她做的手术,又一例LAM患者的成功手术。
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心里总有各种情绪在翻涌,尤其是在我气短得如同夏天的狗热得吐着舌头的喘气的悲催样时,在我偶尔小气胸袭来时带给胸口的那种刺痛感时,在战战兢兢的害怕感冒喷嚏时,在梦想着要去心中的圣地西藏时,我都有了肺移植的冲动,有了渴求新生的欲望,只想让我的生命活得更有质量。
于是和那位姐姐联系了之后,得到她的同意,我就去她家探望她了。一来给大姐加油,多份战胜病痛的力量,二来也想了解一下肺移植手术的治疗发展近况。
大姐居然离我家很近,先生一定要和我一起去,我懂他的那份心意。
走进大姐家,我看到的大姐和微信上的照片差距甚大。手术后她很是瘦弱,看着有些弱不禁风。想起那年我手术整整瘦了10多斤,大姐经历这么大的手术,也便不奇怪了。
怕细菌感染,大姐和我交流的时候一直戴着口罩。我知道一个做了肺移植手术的病人必须要十二分的小心谨慎。一旦发生感染,各种恶化病变会一发不可收拾。
大姐今年50多岁,她微信里去年的照片看着也就40多,和我年龄相仿,看着年轻优雅知性,来自一个抗日老战士的英雄之家。
大姐的故事也是在各种求医过程中开始的,罕见病的特殊性让我们这群姐妹不断地被误诊,不能对症下药,病情却在不断进展。今年初的严重病变,协和医院的会诊之后,她就踏上了肺移植之路。
由于以前没有经历过任何针对LAM的手术手段,她的手术非常成功。如若换我,我的肺部做过粘连手术,仅仅胸腔粘连剥离手术就要10多小时,再加肺移植,即使顺利,没有15小时,也出不了手术室。
肺移植的各种费用是对家庭经济的一次挑战。几十万元的手术费,肺源的费用,包括术后各种排异反应的药物(每月近一万元),很大一部分要自己承担。
昨天一瓶特价药已经让我震惊,60片药,居然要近2万,都要自费解决,大姐说她的兄弟姐妹们给了她不少帮助。
除了经济上,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精神上……病人自己对排异反应的疼痛承受,家人为照顾她做出的牺牲,一次移植需要5年小心翼翼地呵护,生活才能得到稳定。这5年,是对这个家庭所有人精神方面的一次巨大考验,没有执着坚韧,没有善良包容,能走过这样一段岁月吗?
我听着大姐的先生说起医院手术时、回家后他的尽心尽力,我深深地被他们的相濡以沫感动了。
每天为大姐当好贴心护士,已经成了他此生最重要的事情。根据大姐的病情,他量身定做好一日三餐,每天的吃药时间和数量都是严格制定好闹铃执行。每天,家里的消毒工作,日常的肺部雾化治疗,这些琐事都有他悉心照顾到位。
5年啊,你想象一下,这样的坚持你能做到吗……我听着听着,心里满是温暖,眼里也开始朦胧……
临别时,我把我的祝愿送给了他们,愿一切安好,这份祝愿,其实也是给我自己的。
回家的路上,我和我先生说,我要尽可能的让自己的情况稳定,过好每一天,肺移植的冲动在一瞬间烟消云散了。
今天6月1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是“世界淋巴管肌瘤病关爱日”,也是儿童节。今年的6月也是个特殊的月份,是“世界淋巴管肌瘤病公益宣传月”。我愿我们所有的蓝梅姐妹带着一颗童心,在这个温暖的人间美好而单纯地活着,好好活着。
未来是个未知数,于我们LAM病人更加充满可变性,但我想对我们蓝梅姐妹们说,未知数也能求解,它的答案就是:活在当下。
国内相关机构
淋巴管肌瘤病,英文简称LAM,中文代称“蓝梅”。是一种罕见的免疫系统肿瘤性疾病,发病率约为几十万分之一,尚无特效药。
蓝梅中国(LAM CHINA),全称“蓝梅淋巴管平滑肌瘤罕见病关爱中心”,是中国地区服务于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的公益机构,是美国LAM基金会长期合作伙伴,世界LAM公益联盟成员。该机构于2015年5月在北京正式注册。
邮箱:lam_org@sina.com
官网:www.lamchina.com.cn
新浪微博:@蓝梅公益
微信公众号:lamchina2015(蓝梅公益)
病友QQ群:437087696
网络电台:喜马拉雅FM“蓝梅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