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评估LY-M003注射液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成人和儿童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单中心、开放、单臂、单次给药的临床研究”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顺利开展。
本项目由浙大一院副院长、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虞朝辉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发起,由浙大一院消化内科团队参与;临床研究所用LY-M003注射液由凌意(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意生物”)提供。7月11日,医学团队成功为一名青少年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完成了给药治疗,这也是全球首例接受基因治疗的肝豆状核变性青少年患者。
目前,该受试者已完成治疗后1个月以上的密切随访。孩子状态良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可见初步疗效。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病
肝豆状核变性(WD),也称为威尔逊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障碍性疾病。该病由13号染色体上的铜转运ATP酶β(ATP7B)基因突变引起,导致铜离子在肝脏、大脑和肾脏等器官中积累,引发器官损伤。WD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肝脏和神经系统的病变,如肝功能异常、肝脏或脾脏肿大、急性肝功能衰竭、神经退行性变等。
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铜螯合剂和锌剂,但存在诸多不足,如频繁用药、疗效不佳及个体差异大等。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手段,有望通过一次给药,从根本上改善肝豆状核变性的疾病症状。
|关于LY-M003注射液
LY-M003注射液是凌意生物自主研发针对肝豆状核变性的基因治疗药物,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为载体,携带全球首创CREATE基因表达调控系统,通过单次静脉输注将正常功能的ATP7B基因转导入患者肝细胞内,并在肝细胞中长期稳定表达具备正常排铜活性的ATP7B蛋白。这一创新疗法旨在恢复肝细胞铜代谢能力,降低体内铜离子蓄积,恢复铜蓝蛋白活性,从而系统性改善全身症状,达到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目的。
此前“一项评估LY-M003注射液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成人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单中心、开放、单臂、单次给药的临床研究”已在浙大一院启动并完成数例成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给药入组,在初步临床观察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入组的受试者输注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并呈现积极疗效。
目前,LY-M003注射液已经获得FDA孤儿药(Orphan-drug designation, ODD)和儿科罕见病资格认定(Rare Pediatric Disease Designation, RP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