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 徐旭 范建高
2025年2月,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在线发布了《欧洲肝脏研究协会肝豆状核变性临床实践指南》。欧洲肝脏研究协会及欧洲罕见肝病邀请了一组专家制定肝豆状核变性(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WD)临床实践指南,旨在为肝病专家、神经病学专家、全科医生、儿科医生、专科培训医生及其他为这一患者群体提供护理的医疗专业人员,基于最佳可用证据,提供关于威尔逊病诊断和管理的建议。现简要介绍前两篇短文没有纳入的其他重要内容,以供我国临床医生参考。
一、从儿童过渡到成人WD患者的医疗护理
患有WD的儿童患者的医疗护理应如何向成人过渡?
建议:青少年在早期青春期(12至14岁之间),儿科团队应启动过渡计划,以确保逐步发展自我护理能力,然后再转入成人医疗保健。可以为患有WD的青少年和年轻人制定一个过渡和转移计划,使他们能够自主、独立并承担起自己的医疗责任。过渡到成人护理的最小核心团队可能包括一名医生和一名专科护士;此外,还可能涉及心理医生和社会工作者。建议在转诊期间,与儿科医生和成人肝病专家及/或神经科医生联合或交替进行临床会诊,最好有专科护士在场。
二、未满足的需求和未来的研究
莱比锡诊断评分在成人患者和急性肝衰竭中的有效性仍需验证。快速分子检测应进一步发展,主要用于急性肝衰竭的快速诊断。目前,尚未有筛查测试被验证可用于全人群筛查。即使现有疗法有效,但开发新药物仍被期待,强效螯合剂可能改善急性肝衰竭和严重神经疾病的治疗。基因疗法可以提高疗效,尤其是在那些依从性差的患者中,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将在不久的将来制定出建议。肝移植的作用需要进一步评估,特别是在有神经症状的患者中。药物治疗的监测需要经过验证的生物标志物,这些标志物既能反映铜代谢情况,也能反映肝脏和脑部损伤。过渡计划需要制定并评估。
三、总结
欧洲肝脏研究协会2025年版WD指南的诊治观点与我国《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2022年版)》[2]的观点基本一致,又有不同。诊断方面,美国肝病学会2022年版WD指南[3]在诊断流程中将肝铜定量放在基因测序之前,欧洲肝脏研究协会则强调阶梯式诊断,与我国指南强调了分步骤Leipzig评分标准基本一致。其中,欧洲肝脏研究协会强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进行血清中相对可交换铜的测定,肝脏组织学评估不能为WD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同时,该指南根据不同人群分类讨论了不同的阶梯式诊断流程。治疗方面,欧洲肝脏研究协会明确定义了治疗应答标准,同时为未达到足够的治疗应答的患者提供了详细治疗策略。同时更进一步回答了WD肝移植指征及肝移植前后的管理,强调对于对抗铜治疗无反应的严重神经系统WD患者,也可考虑肝移植。治疗药物方面,欧洲肝脏研究协会只介绍了D-青霉胺、曲恩汀及锌剂,且提出目前有两种形式的曲恩汀可以用来治疗WD,但由于昂贵的成本,我国目前还未见曲恩汀的供应。我国指南除了强调青霉胺及锌剂的重要地位,还介绍了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丁二酸的适应症及用法。两者都强调治疗的监测的重要性,欧洲肝脏研究协会还提出了WD的儿童患者的医疗护理向成人过渡的管理计划。本次指南对于WD的诊断、治疗、管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专家可结合当地医疗条件和患者实际情况,恰当、灵活、个体化应用。
本文节译自: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EASL-ER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Wilson's disease. J Hepatol, 2025 Feb22:S0168-8278(24)02706-5. doi:10.1016/j.jhep.2024.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