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董旻岳:推进罕见病防控策略的前移,减少罕见病的发生
发布时间:2016/08/29



由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树兰医疗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将于2016年9月22日-24日在杭州香格里拉酒店隆重举行。届时,我们将联合各利益相关方共同探讨中国罕见病工作如何更高效、实际地推动。本次大会我们邀请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洞旻岳老师作为大会的发言嘉宾。

嘉宾介绍:

董旻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遗传科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产前诊断和着床前诊断、妊娠免疫耐受机制以及生殖和妊娠相关疾病的免疫学机制;主持、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子课题、重点专项子课题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要论文均发表在SCI刊物;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6项。

本次大会演讲题目:二代测序时代的罕见病防控前移。

问:董教授您从事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产前诊断和胚胎着床前诊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给我们介绍下如何避免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或怎样预防罕见病患儿的出生?

答:我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民政部门、残协、出生缺陷救助基金会及其他组织)对出生缺陷患儿(主要是罕见病患儿)进行救助和帮助,主要工作集中在生活和医疗救助、康复(如耳聋患儿的耳蜗植入、语言康复等)。对罕见病的源头预防关注较少,重视和投入相对不足,可能主要受科技水平和技术的限制。

出生缺陷的防控分三级:

一级预防:预防发生  降低出生缺陷率(孕前); 

二级预防:避免出生  降低部分出生缺陷率(孕期); 

三级预防:避免致残  减少疾病负担(出生后)。

以往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三级预防,即减轻或避免致残,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负担。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在遗传病领域的广泛应用,出生缺陷(罕见病)二级预防和一级预防的技术日益成熟,源头防控罕见病的时代已经到来。

罕见病的二级预防策略包括:基于新一代测序的突变位点筛查以及基于PCR和Sanger测序的家系分析和产前诊断,在胎儿出生前明确胎儿是患者、正常或携带者,在产前阻断罕见病患儿的出生。

一级预防策略主要包括基于新一代测序的突变位点筛查、连锁分析和胚胎全基因扩增产物的单体型分析,在胚胎植入母体前确定胚胎是患病、正常或携带状态。经知情同意,选择不致病胚胎移植,从而在胚胎植入前阻断遗传性罕见病在家族中的世代传递。

不同家族或个体的罕见病的产前诊断、胚胎植入前诊断是高度个体化的,罕见病的二级和一级预防是家族或个体特异的,是一种精准医学。

问:随着科技的进步,检测工具方法的改进等,产前的筛查与基因诊断日益普遍,但是就罕见病而言,不仅种类数以千计,而且虽然绝大多数的罕见病是由基因缺陷或变异导致,但其中的差异性非常大,您觉得目前对于罕见病的产前筛查或诊断有哪些困难?

答:确实,绝大多数罕见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差异性非常大。同一种疾病可以由不同的基因突变引起,即使是同一个基因也可以由不同的位点或不同的突变类型引起。因此,可以说不同个体或家族都不一样,遗传病的产前诊断和植入前诊断都是高度个体化的,是一种精准医学。

产前诊断前需要做好突变位点筛查和验证、家系分析。这是产前诊断的前提,最好在怀孕前做好。

新一代测序结合大数据分析,使突变位点筛查不再困难,为罕见病的产前诊断和胚胎植入前诊断提供了基础。目前,很多产前诊断中心都能做罕见病产前诊断。

但我们缺乏罕见病产前诊断的技术规范、机构和人员的准入标准以及人员培训规范等全国性的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妇幼保健机构的医疗人员缺乏对罕见病的了解,特别是罕见病产前诊断的了解,不能很好指导罕见病家族的生育,延误甚至耽误产前诊断。

因此,有关部门应该牵头制订相关的规范,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知识普及,各类组织、媒体应积极宣传罕见病防控的知识,特别是要让罕见病家族成员充分了解源头防控策略。

问: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日益加快,各种各样的方法或技术不断改善推进,全球的试管婴儿都已超过六百万。对于有罕见病患者的家庭来说,如果他们想再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的话,需要做哪些准备?

答:首先,和产前诊断一样,做好突变位点筛查和验证、家系分析,明确导致这个家族罕见病的基因、突变位点及类型。

在此基础上,不同生殖医学中心的做法有所不同。多数生殖中心是这样的:进入IVF周期前,完成连锁分析;然后进入周期,超促排卵、取卵、体外受精、胚胎活检,全基因扩增,单体型分析,确定胚胎为正常、携带或致病,知情同意后决定后移植。一般,同时进行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查,确保胚胎正常,提高妊娠率和活婴率。

问:9月22-24日的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即将在杭州举行,您作为嘉宾参与,能否透露一下您所要讲的内容?您对此次论坛有什么想要说的?

答:演讲题目为:二代测序时代的罕见病防控前移。

向来宾们介绍在二代测序和大数据背景下,罕见病二级预防(产前诊断)和一级诊断(胚胎植入前诊断)的过去、state of the art,抛砖引玉,希望引起业界、大众和相关机构对罕见病二级、一级预防的了解和重视,推进罕见病防控策略的前移,减少罕见病患儿的出生,造福罕见病家族,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第五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将于2016年9月22日-24日

在杭州香格里拉酒店隆重举行

▌如何报名

本届大会为公益性论坛,为了提高大会服务质量以及降低会议成本,本届大会向参会者收取注册费。大会为正式注册参会者提供:

· 大会入场参会证

· 会务资料

· 大会纪念品

· 午餐券(23/24日)

· 晚餐券(23日)

注册费如下:


提示:9月22日的欢迎晚宴需额外收费,350元/位,如需参加,请在报名交费时注意选择。

▌报名方式(请根据您的支付方式进行选择)

1.支付宝/微信支付 报名通道


扫一扫,立即报名

或复制链接:http://lxi.me/3cw4h

2. 银行转账 报名通道


扫一扫,立即报名

或复制链接:http://lxi.me/mdrcs

报名成功后,请尽快汇款如下账号:


账户名

上海四叶草罕见病家庭关爱中心

开户行

招商银行上海福州路支行

账号

1219 1322 2410 301

备注

姓名+注册费


商务合作展位申请会务咨询:

联系人:罗女士

电话:+86-10-8354 5711转805

邮箱:crds@cord.org.cn

网址:www.cord.org.cn

          www.hanjianb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