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 爱的守护,为你讲述“朗格罕”患儿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6/08/16

故事 一


坚强的小“竹笋”——大眼萌宝黄亦竹 

黄亦竹,2014年1月23日出生,2014年7月出现淋巴结肿并伴有拉肚的病症,妈妈38岁才有这个可爱的女儿,固然视若珍宝,对于女儿出现的所谓小病症一直悉心照顾。2014年10月,孩子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到了北京,想为孩子出现的这些病症做一个确诊,可是结果却让这对知识分子夫妻分外的惊讶与惶恐——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确诊后,孩子的父母带着孩子几经周折于2014年12月住进了北京儿研所进行治疗。由于孩子发病年龄小,体质弱,孩子在入院后出现了肝脾肿大,贫血,血小板血红蛋白低,骨损等一系列朗格罕宝宝都出现过的高危病症。


孩子的化疗方案更是非常密集地一换再换。其他孩子的化疗效果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可是小亦竹却是个化疗效果“困难户”,医生也拿她的化疗效果没有办法,所以只能密集性的使用化疗方案,以帮助孩子渡过一个又一个“生死”难关。亦竹在一岁九个月的时间里,总共接受了21次化疗!而且她的后续化疗治疗方案还在不确定的调整中……

故事 二


用生命托起你的明天

元宝在出生五个半月时发病,身上多处皮疹,反复发烧,肚子胀大。辗转多家医院,最后来到北京,在首都儿科研究所血液科确诊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元宝来自黑龙江省绥化市的一个农村家庭,自从得了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家里的房子、土地,包括元宝姥姥家的,能变卖的都变卖了,还向亲戚借了十几万。

因为元宝的病情十分复杂,初期的症状是身上有出血点,皮疹,反复发烧,渐渐发展为肝脾肿大,血红蛋白低下,各种症状导致元宝的体重和身高都偏低,营养状况也很差。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元宝没有新衣服、新鞋子、新玩具,她的很多衣物都是其他的好心人送给元宝的。


元宝的妈妈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在各种艰苦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弃对元宝的治疗。


懂事的元宝在帮着妈妈出售气球。当元宝将气球送给小朋友的时候,小女孩的妈妈不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拉着孩子快速的离开了,这就是大家对我们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不了解,看着我们带着口罩就唯恐避之不及,怕我们是传染性疾病。其实我们才是害怕被传染的。

☞ 编者注:  

朗格罕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LCH)又名朗格罕细胞肉芽肿(Langerhan-cell granulomatosis),是一种朗格罕细胞增生性疾病,患者均为婴幼儿。在中国,由于无法确诊、误诊等因素的存在,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数量并不明晰,只能大概估计,国内已经确诊的两岁之内的患儿群体数量在1000多人, 6岁以内确诊(含两岁)3000多人。因为此病的高误诊率,还有更多无法确诊和误诊的孩子。期待更多人关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关注这群可爱却不幸的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