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粤网 讯 (通讯员:陈永祥) 6月1日是欢乐的儿童节,但是深圳有一位小朋友、8岁的男孩小琪却在等待着命运的曙光,或者,毫不夸张地说,在与死神进行赛跑。过去2年,他一直承受着拉肚子、便血的煎熬,2015年初在港大深圳医院,他被初步诊断为罕见的EB病毒相关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目前已经有向淋巴肿瘤发展的倾向。如果不尽快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恐怕难逃一劫。
严重时一天拉稀三十多次
2014年3月,原本健康成长的小琪突然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症状,频繁地拉肚子、便中带血,有时呕吐都带着黑色的血迹,在广州,医生一度诊断他患克罗恩病——一种炎症性肠病,后来转入港大深圳医院,按照克罗恩病进行治疗仍然效果欠佳。发热、腹痛、腹泻、便血、呕血的症状不断反复。“最密集时几乎每三四天就要往医院跑一趟。一天拉稀三十多次也试过,有时他肚子痛得忍不住喊医生赶紧打止痛针,喊得我们都很心痛。”小琪爸爸侯先生说。
2015年初,港大深圳医院初步诊断他患上EB病毒相关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这种疾病在公开的医学文献报道中非常罕见,他的病理结果与2015年罹患“EB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而去世的罗仔非常相似。
医生解释,正常人群感染EB病毒一般并无大碍,但EB病毒入侵小琪的肠道后却引发了异常活跃的免疫反应,令到原本抵御“外敌”的人体免疫系统对自己的身体不断发动攻击。医生怀疑小琪本身存在免疫缺陷,但这仍有待基因筛查证实。
去年以来,医生必须不断予以激素治疗,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然而,今年4月,医生通过肠镜复查发现小琪病情的进展加快,肠道多处溃疡,很可能正在向淋巴肿瘤发展。
急需干细胞移植
香港大学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主管、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儿科主管陈志峰教授表示,香港大学儿童肿瘤团队将尽最大努力挽救患儿的生命,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改造他的免疫系统。如今港大深圳医院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服务还在筹备当中,预计数月内推出。为了争取时间,陈志峰教授希望先带他到香港的玛丽医院接受移植。
然而,在香港,这些治疗的成本比较昂贵,可能高达100万元。为了节省开支,团队计划等他在玛丽医院做完移植之后,再回到港大深圳医院住院。
过去2年,小琪父母已经四处举债,花费近三十万元为孩子治疗。接下来所需的上百万元,对这个普通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
在父母和老师眼中,小琪是个非常聪明懂事的孩子。爸爸说:“他生病之后就很少去学校,多数靠自己在家学习,但成绩仍然很好,上学期英语考了98分。”小琪的班主任周老师很希望他尽快康复,回到班上去,“再听听他爽朗的笑声、看他像以前一样最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
他们都热切盼望社会慈善机构及热心人士能够伸出援助之手,为这个不幸而坚强的孩子争取一线生机,让他能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度过更多的“六一”儿童节。
(腾讯大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