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活动
将大漠星辰赠你,我的“罕罕”宝贝:一场关于爱的敦煌漫游
发布时间:2025/07/04

有些旅程,是为了丈量世界;而我们的这次旅程,是为了感受心灵。

 

当厚重的敦煌,遇见了我们这群最特别的“罕罕”亲子冒险团,一场超越风景的漫游悄然展开。与其说“旅游”,罕罕漫游·敦煌站更像一场策划已久的“出关”——带孩子们和家庭跳出日常,走入彼此的内心,一起去看那个更广阔、更包容的世界。

 

 

罕罕漫游的slogan是“从第一次到每一次”,希望这次旅程能成为孩子们无数个“第一次”的起点:第一次勇敢尝试,第一次独立探索。我们期待他们有力量将这份体验中的“第一次”,内化为未来生活里的“每一次”,以真正地成长、自信地生活。

 

鸣沙山,疾风呼啸而过;莫高窟,壁画斑驳深邃。它们见证千年来人来人往,浮浮沉沉。

 

戈壁晚霞里,孩子们一双双闪亮的眼睛,队员之间些许笨拙但用力的拥抱,以及每一张写满爱与情感的笑脸——抑或泪水,也在静静讲述着属于我们的故事。

 

这些故事,关于成长、理解与爱。

 

破冰——我们的超能力,是“爱”

 

 

旅程的真正起点,不在踏上敦煌土地的一刻,而在而是在一次次真诚的自我介绍里拉开序幕。开营仪式上,没有“病症”的标签,没有“困难”的话题。开营仪式上,大家围绕的,是一个简单却珍贵的问题:你的“超能力”是什么?

 

 

在小队长的带领下,每个家庭都组成了一支“冒险团”。孩子们自发或在队友的帮助下,郑重地写下自己的超能力:“有聪明的大脑”、“画画很厉害”、“会魔法,可以治好自己的病,再也不用喝难喝的牛奶”。一个个“天赋”被挖掘出来。这个小小的游戏,帮我们换了个角度看待自己和孩子,也让父母们再次确认,支撑这个家的,除了日复一日的坚持,更是那份与生俱来、名叫“爱”的超能力。

 

当一位父亲代表所有爸爸们,上台庄严地宣读《自律承诺书》时,我们仿佛看到了每个家庭最坚实的后盾。他们承诺的是全身心的参与,也是一份看见、陪伴与担当。

 

 

一位妈妈后来在手记里写道:“我一直以为我的超能力是‘坚强’,来到这里才发现,原来‘袒露’也是一种超能力。在这里,我们第一次敢于卸下铠甲,坦然地告诉别人‘我的孩子很特别’,也坦然地接受来自他人的善意与拥抱。”

 

 

穿越——千年的凝视与脚下的足迹

 

在莫高窟,我们读懂了“守护”。

 

 

手电筒的光束揭开洞窟里的神秘画卷,照亮千年壁画上的面庞。孩子们出奇地安静,和壁画上的画面一样,静静地凝望。有孩子轻声说,他学会了一个新词,叫“满壁风动”。那一刻,空气里似乎有一种奇妙的共鸣:也许他们还无法理解飞天的飘逸、佛陀的庄严,但他们一定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空的宁静与虔诚——就像他们的父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守护着那个独一无二的珍宝。

 

 

敦煌研究院食堂饭菜种类繁多、匠心独具。敦煌的特色饮料与面食、荤素瓜果一应俱全,简直就是一副餐桌上的风物诗:这种文化背后的烟火气——其实就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敦煌日常。

 

 

告别了莫高窟的神秘,我们来到了西千佛洞,在这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敦煌文化泥板画DIY”等待着孩子们。当一块块沉甸甸的泥板发到手中,孩子们立刻化身成了千年前的小小画师。他们收起了所有的喧闹,专注地用画笔勾勒着自己心中的九色鹿与飞天。

 

 

这里没有对错,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最自由的想象:一个孩子的作品色彩奔放,被大家笑着夸赞“画得像毕加索”;另一个孩子则细心地在自己的泥板上,复刻了洞窟里看到的佛像,神情庄重,这是一次与千年文化的深度对话。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将莫高窟的“满壁风动”和阳关的“历史回响”,亲手绘制、永久珍藏。

 

 

在阳关道,我们学会了“勇敢”。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可对我们的冒险团来说,西出阳关,遇到的全是“故人”。孩子们亲手办理“关牒”,在庄重的出关仪式中,真像一群即将远行的小小将士:他们在经过了阳关博物馆提供的详细讲解后,念着古诗,顺利过关,坐上摇摇晃晃的驴车,走向那座矗立千年的烽燧。大漠的广袤完全没有让他们害怕,反而映衬出他们小小的身影里,藏着的巨大勇气和从容。这宝贵的“第一次”体验,也给了孩子们一颗自信的种子:他们值得被尊重,也应该在未来的“每一次”出行中,去期待和争取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

 

 

由GMT for Kids为我们提供的爱心书包。

 

 

这不只是一个无言的伙伴在背后默默支持,更是品牌“用‘轻’陪伴,因爱成长”理念的温暖体现。

 

 

在以《老人与海》为题的工作坊里,孩子们时而欢笑,时而沉思,用天真的方式,触碰着“命运”这个深刻的话题——我们该如何面对命运?

 

 

当另一位导师站在戈壁滩中唱起苍凉的《黄河谣》,恰巧远方的天空闪电划过,像一次无声的印证。

 

 

活动间隙,“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一位小队长,轻轻唱起《小草》的旋律。轻柔的歌声里唱的是“从不寂寞,从不烦恼”的坦然、“伙伴遍及天涯海角”的自豪:那位小队长的小名也叫“小草”。那一刻,她唱的仿佛不是一首歌,而是她自己:是啊,生命中那些看似磨难的风雨,不正是为了让我们在雨过天晴后,遇见更动人的风景吗?

 

 

当天空的奇景渐渐隐去,一束束更耀眼的光芒从地面升起。伴随着呼啸声,在深蓝色的夜幕中炸开一朵绚烂的金菊。紧接着,是第二朵、第三朵……他们的脸上只有最纯粹的惊喜与快乐,每个人的眼眸里都映满了比星辰更璀璨的光。

 

 

看见——当孩子们,遇见“千手观音”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这一路最震撼的一幕,出现在《千手千眼》的演出中。

 

 

适逢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驻扎在敦煌:这群听不见声音的舞者们,以绝妙的默契和专注,呈现出一尊尊神圣的千手观音。家长和孩子们一动不动地望着,仿佛时间暂停。

 

 

表演中,些许观者数度落泪——这是生命本身喷薄而出的力量。在那整齐划一又各自绽放的“千手”中,我们看到了坚韧、协作,也看到了一种别样的圆满与神圣。这场表演,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自己——那些被认为不同的孩子,其实拥有着最打动人心的能量。

 

 

这份看见与接纳,在当晚的生日会中,化作了最温暖的烛光:我们为我们的小“寿星”唱起生日歌,她被所有人围绕在中心,笑容灿烂。在这里,只有最纯粹的祝福。她被四十多个人围绕在中心,开心地说这是她最难忘的生日。我们相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这样郑重地庆祝。这种融入其中的归属感,是比任何良药都更珍贵的慰藉。

 

 

活动结束后,一位家长热泪盈眶:“我们总说带孩子出来长见识,现在才发现,其实是我们自己也需要休息。在这,感觉像漂泊的船找到了港湾,找到了那种‘我们都一样,我们不孤单’的归属感。”

 

 

珍藏——你的眼泪,比风景更动人

 

闭营仪式,是一场意料之中的“情感失控”。

 

大屏幕上几天来的点滴幕幕闪过。

 

“第一次坐驴车,有点颠”“第一次画泥版画,大家夸我画的像毕加索”“第一次有四十多个人给我过生日,我特别开心”“我想跟盗墓贼说,不要破坏文物了”

 

 

如果说,那些关于驴车和泥版画的分享,展现的是孩子们纯真的童趣;那么,当他们转过身,望向自己的爸爸妈妈时,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同样细腻的心。

 

当孩子们用真诚的声音对爸爸妈妈说出“谢谢你”、“我爱你”时,积攒已久的情感瞬间涌了上来。一位父亲紧紧抱着自己的孩子,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辛苦。” 一个孩子拉着妈妈的手,哭着说:“妈妈,你辛苦了。”一个孩子跟妈妈说的话,让所有人为之动容:“我想对妈妈说,保护我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

 

 

语言在这一刻,好像很无力,却又振聋发聩。平日里那些被小心翼翼收藏在心底的感激、愧疚、骄傲与爱,都借着泪水,痛快地决堤而出:这不是伤心的泪,而是被看见的释然、被理解的慰藉、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的幸福。对我们这些习惯了用坚强包裹自己的人来说,这样一场酣畅淋漓的情感释放——何其珍贵,又何其必需。

 

一位爸爸在营后问卷中说:“来之前,我做好了寸步不离照顾他的准备。没想到在沙漠里,是他反过来提醒我涂防晒、帮我背包。闭营前他突然抱着我说,‘爸爸你辛苦了’。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不是我单方面保护他,我们是互相保护。”

 

 

孩子、家长、志愿者、工作人员们在一张张寄语卡片上写下心里话,以拥抱作别。虽然这段旅程终曲作响,但我们之间的情感连接,才刚刚生根发芽。

 

总结收官

 

“罕罕漫游”带着孩子和家庭来到了敦煌,他们看到了一片奇特的世界,也让世界看到了他们内在的光芒。

 

他们征服了沙漠,也抚平了彼此内心的沟壑;他们虽没能读懂所有壁画,却读懂了家人眼里的语言。孩子们收获了友谊和自信,家长们卸下了疲惫和努力坚持的坚强,在这里找到了共鸣与力量。

 

就如一位同行的导师所感悟的:“视众生皆如我父母我手足,行些好事,做个好人,自然时常遇见奇迹。”

 

另一位导师在手记中写道:“身体患有罕见病的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少年忧伤、天真快乐和执拗任性。我们彼此告诉彼此,每个人的人生剧本都并非完美,尽情去演不要怕。”

 

这次敦煌之行,就像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它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生根、发芽,我们相信它一定能长成一棵可以抵御风雨的大树。这,就是“罕罕漫游”的意义——从第一次,到每一次。我们相信,改变的力量,就蕴藏在每一次勇敢的尝试和每一个被点亮的瞬间里。

 

你们的“超能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温柔;每一个“罕罕”的孩子,都是世界最温柔的光。感谢这次相遇,感谢每一个“罕罕”的你:

 

爱,才不罕见。

 

特别鸣谢

翰墨飞沙,情暖敦煌。蔻德罕见病中心“罕罕漫游”项目敦煌站的圆满落幕,离不开社会各界友人的鼎力支持。在此,我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赞助单位鸣谢

 

我们衷心感谢本次活动的主要赞助方:

 

感谢你们的慷慨解囊,让“罕罕漫游”项目得以顺利开展,为罕见病儿童带去更多关爱与欢乐。

 

合作单位鸣谢

 

感谢以下所有本土合作单位的大力支持,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帮助(排名不分先后):

 

敦煌市阳关博物馆

 

敦煌文博园

 

敦煌研究院西千佛洞文物保护研究所

 

敦煌研究院总务处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

 

敦煌市融媒体中心(敦煌文化国际传播中心)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

 

爱心捐赠鸣谢

 

特别感谢 GMT for Kids护脊书包 为孩子们提供的爱心书包,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拥有更健康的体魄。

 

公益支持鸣谢

 

同时,我们也要感谢每一位通过腾讯公益平台支持我们的爱心网友,你们的每一份支持都汇聚成暖流,照亮了罕见病儿童的生命。

 

辛勤付出鸣谢

 

最后,我们衷心感谢所有为此次活动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导师和志愿者。你们的专业、耐心和奉献,是活动成功的基石,也是孩子们心中最温暖的光。

 

再次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单位及个人,因为有你们,罕见病儿童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活动预告

 

“罕罕漫游·文化之旅”项目预计将于今年10月,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罕见病亲子家庭,开启下一站西安站的文化体验之旅。我们坚信,从第一次到每一次,改变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