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Nature子刊证实!153 人、702 份样本发现关键线索,DMD 血清生物标志物助力预后改善
发布时间:2025/10/20

2025 年 10 月 13 日,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大规模研究,通过对两个中心 153 名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的702 份血清样本进行分析,成功发现了与患者运动功能和临床里程碑密切相关的血清蛋白生物标志物,为 DMD 的临床管理和临床试验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撑。

 

 

这是一项回顾性多队列研究,整合了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LUMC)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F)的数据,纳入 2009-2022 年间收集的血清样本和临床资料。其中 LUMC 队列包含 74 名患者的 407份样本(4-24岁),UF 队列包含 79 名患者的 295份样本(5-22岁)。最终 98.7%(693 份)的样本通过质量控制。

 

研究者采用 7 K SomaScan® 蛋白组学技术,可检测血清中 6628 种蛋白质。并以年龄和皮质类固醇使用情况作为关键协变量,通过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蛋白与患者运动功能、临床里程碑的关联。

 

这项研究最大的价值在于,“长期”与“大规模”,这表明研究发现的“信号”不是偶然,而是经过时间与不同人群验证的、更可靠的线索。

 

DMD 是最常见的肌营养不良症类型,由 DMD 基因突变导致功能性抗肌萎缩蛋白缺失引发。

 

患者的骨骼肌会受损并逐渐被纤维脂肪组织替代,通常在幼儿期就出现运动里程碑延迟,未经治疗者大多在 10 岁左右丧失行走能力,随后上肢功能也会逐渐丧失。

 

尽管慢性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地夫可特)治疗能改善肌力、延缓行走能力丧失并延长寿命至30-40岁,但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且临床药物试验常因患者个体病程差异大、疗效评估敏感性不足而失败。

 

本次研究在两个独立队列中确定了与 DMD 患者具有临床意义的结果相关的蛋白质。RGMA、DLK1、ANTXR2 和 ART3 因其与临床里程碑的关联强度、研究结果跨尺度的意义以及它们与疾病过程相关的生物学合理性而成为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准确检测这些血清生物标志物组合可将短期功能变化与疾病稳定状态关联,同时助力识别中长期功能下降的高风险患者。

 

在临床实践中,它们可以作为预后工具,帮助预测个体疾病轨迹,实现早期干预并改善患者监测。此外,还可以通过识别有达到疾病里程碑风险的个人来支持更加个性化的治疗策略,从而及时调整护理。

 

在临床试验的背景下,这些蛋白质可以完善参与者的选择标准,根据疾病进展的可能性更好地对参与者进行分层,并提供替代终点来更敏感地监测治疗效果。这些发现为血清生物标志物在 DMD 的临床护理和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打开了大门。

 

参考资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4146-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