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年研究,科研人员在肾脏移植领域离一项关键突破越来越近:实现不同血型供体与受体间的肾脏移植。这一突破有望大幅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挽救更多生命。
由加拿大和中国多所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成功研制出 “通用型” 肾脏。理论上,这种肾脏可被任何患者接受。
他们培育的实验性肾脏,在一位脑死亡受体体内存活并正常运作了数天。该受体的家人已同意参与此项研究。
“这是我们首次在人体模型中观察到这一成果,”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生物化学家斯蒂芬・威瑟斯(Stephen Withers)表示,“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帮助我们改善(肾脏移植的)长期效果。”

目前,O 型血患者如需肾移植,通常必须等待 O 型血供体的肾脏。这类患者占等待移植名单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但由于 O 型血肾脏可适配其他血型患者,其供应一直处于短缺状态。
虽然目前可通过 “训练” 受体身体不排斥器官的方式,实现不同血型间的肾移植,但现有流程远非完美,且实用性较低。
该流程耗时久、成本高且风险大,还需依赖活体供体 —— 因为受体需要时间进行术前准备。
此次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此前已发现的特殊酶,成功将 A 型血肾脏转化为 O 型血肾脏。这些酶能去除作为 A 型血标志物的糖分子(抗原)。
研究人员将这些酶比作 “分子级剪刀”:通过剪断 A 型血抗原链的部分结构,可使其转变为 O 型血特有的 “无 ABO 抗原” 状态。
“这就像去掉汽车上的红色油漆,露出中性的底漆,” 威瑟斯表示,“完成这一步后,免疫系统就不会再将该器官视为外来物。”
相关研究:研究表明,血型会影响早发性中风风险
不过,要开展人体活体试验,仍有诸多挑战亟待解决。
移植后的肾脏在第三天开始重新出现 A 型血特征,进而引发免疫反应 —— 但此次免疫反应的严重程度低于常规预期,且有迹象显示,受体身体正试图耐受该肾脏。
这一问题的相关数据十分严峻:目前仅在美国,每天就有 11 人在等待肾移植的过程中死亡,其中多数人等待的是 O 型血肾脏。
科学家正从多个角度攻克这一难题,包括利用猪肾脏、研发新型抗体等。增加适配患者的肾脏来源数量,有望为这一现状带来显著改善。
“这就是多年基础研究最终与患者护理接轨的样子,” 威瑟斯说,“看到我们的发现逐步接近实际应用、产生真实影响,这便是推动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
来源:https://www.sciencealert.com/breakthrough-scientists-create-universal-kidney-to-match-any-blood-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