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Kapu
在今年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政策层面上,罕见病将迎来强力支持。罕见病的发病率虽然极低,但在人口基数大的中国,罕见病仍有较大群体。
因此,罕见病既是医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
最近,又一家专注于孤儿药和罕见病的生物医药公司正在冲刺港交所,或将借着此次东风趁势而上。
专注器官纤维化治疗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康蒂尼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康蒂尼药业”)是一家专业从事器官纤维化创新药物研究、开发及商业化长达20年的生物医药企业。
与目前登陆港股的众多Biotech相比,康蒂尼药业早有产品上市销售,并已产生可观的销售收入。
艾思瑞为康蒂尼药业的旗舰产品,于2011年在中国获批,是全球最先获批用于治疗IPF(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三款药物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首款获批用于治疗IPF的药物,填补了中国IPF治疗药物的空白,自2017年起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据统计,2020年中国IPF治疗的市场规模为4.78亿元,而艾思瑞共披露的收益为4.37亿元,占据91.4%市场份额,康蒂尼药业也借此成为了全球器官纤维化治疗的领导者。
此外,艾思瑞正扩展适应症至其他肺纤维化疾病,包括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SSc-ILD)、皮肌炎相关间质性肺病(DM-ILD)、尘肺病及导致肾纤维化的疾病。
除了艾思瑞,康蒂尼药业还构筑了一条针对肝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及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在研产品管线。
康蒂尼药业研发管线
来源:招股书
F351
逆转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的潜在重磅药物
F351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TGF-β信号通路,能够有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肝纤维化,实现肝纤维化的逆转。F351已于2021年3月获药审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于2022年1月开始III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有望成为全球首款获批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的药物。
F573
用于治疗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潜在一类新药
F573是一种半胱天冬酶抑制剂,有望成为治疗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一类新药。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在临床前研究中,已证实F573具备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F351已于2022年1月完成I期临床研究首名患者入组,并计划于2022年第四季度启动II期临床研究,预期2025年商业化上市。
F528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潜在一线疗法
F528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抗炎小分子药物,靶向抑制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并可改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进展,在体内产生毒性极小。目前,F528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计划于2022年第四季度递交临床试验申请。
F230
治疗肺动脉高压的EPA选择性拮抗剂
F230为一种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选择性受体拮抗剂,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拟于2023年递交临床试验申请。
从上述管线可以看出,康蒂尼药业选择的是一个鲜有人参与的细分领域,在创新药面临部分品种“内卷”的当下,这样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而且,就市场规模而言,这样的细分领域也不见得比一些大品种来得小。
前景广阔的市场
器官纤维化包括肺纤维化、肝纤维化、肾纤维化及心脏纤维化,是全球致病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2020年,中国罹患主要器官纤维化患者人数达到1.59亿人。
其中,肺纤维化主要包括IPF、非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尘肺病等疾病。
据相关统计,中国IPF的患者人数由2017年的8.3万人增至2020年的10.8万人,复合年增长率为9.3%,预期到2031年将增长至33.2万人;非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病人数由2017年的230万人增加至2020年的24万人,预计2031年将达到260万人;中国尘肺病患者人数由2017年的85万人增至2020年的90.5万人,预期到2031年将增至101.5万人。
与此同时,中国针对IPF、非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及尘肺病的抗纤维化药物的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9820万元增至2020年的4.99亿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1.9%,预计到2031年将增至67.3亿元。
目前国内已有两款已商业化IPF药物上市:吡非尼酮及尼达尼布。这两种药物均在临床上表现出可延缓IPF患者肺部疤痕组织的形成,是中国及全球仅有的两款有效药物。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更多药企的加入,目前多款IPF候选药物已在国内进入II期或较后期临床试验阶段。
国内IPF药物研发情况
来源:招股书
此外,康蒂尼药业的艾思瑞是唯一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用于SSc-ILD或DM-ILD适应症的抗纤维化候选药物。且艾思瑞及康恩贝的吡非尼酮药物用于尘肺病均已进入临床阶段,有望成为首款治疗尘肺病的抗纤维化药物。
肝纤维化是大多数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乙肝(CHB)、慢性丙肝(CHC)、酒精性肝病(ALD)及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等的病理变化。
中国肝纤维化患者人数由2017年的1.36亿万人增加至2020年的1.38亿万人。2020年,中国CHB相关肝纤维化人数占肝纤维化患者总数的46.7%。
在患病人数增加的同时,目前,中国抗肝纤维化药物的市场规模已由2017年的9.28亿元增至2020年的10.67亿元。迄今为止,全球尚无特效抗肝纤维化药物获批,康蒂尼药业的F351是中国及全球该领域临床上推进最快的抗纤维化候选药物。
随着首款治疗CHB相关肝纤维化的F351获批上市,或将引发该市场在国内更快的发展。因此,预计到2031年该市场将扩大至54.29亿元。
国内抗肝纤维化药物研发情况
来源:招股书
肾纤维化是伴随糖尿病、高血压及细菌感染等慢性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组织及病理变化,是肾脏损害的重要病理特征。目前,国内外并无治疗任何肾脏疾病的抗纤维化药物获批。
参考资料
1、康蒂尼药业招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