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可他们却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可能还年华不久,他们就是罕见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MD)患儿。坚强的家长们珍惜和孩子的每一天一起加油,期待奇迹。
多数孩子都坐着轮椅 11个家庭自发组织结伴出游
6月2日上午,在西安东门城墙里,来自江苏、河南、陕西等地的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拍照留念并在网上进行直播,喊出“DMD加油”,给自己鼓励的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认识和关爱DMD患儿。他们身穿统一印制的白色体恤,身前印有“关注罕见病”和红色的爱心,身后是“一起加油 期待奇迹”。来自陕北榆林的王女士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她说,此次活动是患儿家长们自发组织起来的,带着DMD患儿们一起看西安,参观兵马俑博物馆、城墙等景点,共组织了11个家庭,带了11个患儿,全部是男孩,最大的19岁,最小的是7岁,基本都坐着轮椅,家长们也是在就医过程中互相认识的。
王女士介绍说,自己的儿子今年11岁,已经坐上了轮椅。DMD是一种罕见病,与遗传有关,全世界都无法治愈,只能长期服用激素延长生命。一般患儿在12岁左右就不能行走,他们的生命旅程停留在20-30岁,但是,家长们希望孩子在短暂的生命里,也能开心快乐每一天。
14岁河南患儿学习很优秀 妈妈说生命有限快乐无限
14岁的患儿文杰来自河南,目前在上初二,看起来聪明可爱,因为自强努力,还被评为优秀少年,遗憾的是,每天只能妈妈背着上学。妈妈说尽管身体不好,但儿子学习成绩非常好,一般都是班级前几名,前不久历史考了满分,老师特别高兴。“三四岁的时候儿子走路常常摔跤,后来确诊了是这种疾病。”妈妈告诉记者,儿子目前是靠激素维持生命,还从国外代购保健品服用,费用特别昂贵,都是自费,并没有其他的治疗药物,家庭负担也很重。“不幸得上这种病,孩子们的生命太有限了,这次组织在一起玩,就是希望他们在有限的生命里,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开心和快乐。”妈妈说。
再苦再难 家长们面对孩子也笑得很灿烂
田女士是咸阳的一位家长,她说,儿子快2岁才会走路,3岁才叫爸爸,因为走路不稳当,确诊了这种疾病,跑了全国各地几十家医院,北京上海四处求医,经历了各种痛苦和折磨,也认识了这些同病相怜的家长们。2年前开始大家建立了群,互相交流药物和治疗信息,给孩子们争取更多的希望。因为这些患儿们大一点就需要坐轮椅,不仅身体差,理解能力也差,在学校学习和生活都不方便,很多人都遭遇到了歧视,被学校拒收。就医也很困难,省内并没有很专业的科室,经常复查要跑到北京上海,经济花费高昂。
“大家的经济条件都不太好,但再难,我们也不能放弃孩子。”田女士说,这是病友们第一次组织活动,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心关爱这个群体。
华商报记者采访时发现,尽管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行动不便的患儿,有着各种生活和精神压力,但这些妈妈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都笑得很灿烂,满满的坚强和勇敢,每时每刻,她们都希望把爱和温暖传递给孩子们。
据了解,DMD是隐性遗传病,主要是男性发病,女性为携带者。患者1岁开始表现为站立、行走困难,病情进行性加重,到10岁时已经不能正常行走,常在20岁前因并发症而早亡。
DMD属于世界性疑难杂症,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罕见病中的常见病,是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神经肌肉疾病,大约每3500个新生男婴中就有一个患者,据估计中国的DMD患者大概有60000-100000人,如果算上其他类型的肌营养不良人数,大概有200000人左右,所以对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此病在中国的社会知晓度很低,急需社会的关注和关爱。
华商报记者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