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能够调节人体内多种激素的平衡,垂体组织的异常生长会导致垂体瘤的发生。如果过度分泌激素,则称为功能性垂体瘤,不仅激素水平持续升高,而且会引起全身多系统症状、体征和并发症。临床上有症状的垂体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但是由于垂体瘤常起病隐匿,病程缓慢,症状复杂,造成诊断延误、治疗不规范,最终给患者带来长期病痛与不便,甚至因治疗不及时而危及生命。
多学科协作(MDT)是目前国际医疗领域领先的诊疗模式,以其鲜明的以病人为中心、多科室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为特色,广受医生和患者欢迎。由于垂体瘤病情复杂,诊疗涉及多个科室,非常适合开展MDT诊疗模式,使垂体瘤病人方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医院成立了垂体瘤中心,北京协和医院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盛名,是国内最早开展垂体疾病研究与诊治工作的医院。20世纪70年代,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作为全国内分泌和代谢病疑难重症的诊治中心,在国内率先建立起完整的垂体激素检验平台。
1979年神经外科王维钧、尹昭炎教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完成国内第一例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这项技术为垂体腺瘤的早期治疗、提高疗效创造了条件,填补了我国医疗上的空白,并获得1981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乙等奖。1991年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牵头、神经外科参与的“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丰硕,使我国垂体瘤诊疗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该研究成果于当年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次年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了顺应MDT新时代的潮流,促进垂体瘤规范化、个体化诊断和治疗,加强多学科多中心合作的专项研究工作,对多学科医生、护士、学生进行系统化培训,协和医院内分泌和神经外科延续科室间多年紧密合作,立足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的强大平台,联合妇产科内分泌组、放射科、眼科、放疗科及PET中心,于2012年成立垂体瘤联合治疗中心,为难治性及复杂性垂体瘤病人提供系统诊治方案,这也是北京协和医院“多科协作、综合优势”特色的集中体现。
目前,垂体瘤联合治疗中心在垂体疾病相关的临床、教学、研究方面承担了重要任务。
在临床方面,首先,中心每周三下午开设垂体疑难病会诊门诊,会诊医生为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妇科内分泌、放射科、放疗科、核医学科的知名专家,采用同时间、多学科医生为一个患者诊病的方式,简化疑难患者就诊流程,真正做到疑难垂体腺瘤患者的最优化和个体化治疗。第二,秉承协和医院多学科大查房的优良传统,垂体瘤联合治疗中心于每周周五安排内分泌科与神经外科垂体组的专家联合查房,详细讨论垂体疾病住院患者的病情与诊治计划。
当垂体疾病患者因各自主要临床表现不同而就诊于内分泌科、神经外科,甚至于妇科或眼科时,首诊医生会针对患者进行诊断与病情评估,并根据情况建议患者于内分泌科及神经外科门诊随诊或者住院治疗。对于住院患者,其病情交由垂体瘤联合治疗中心组织多科专家讨论,制定患者进一步治疗方案和安排出院后随诊。随诊由神经外科、内分泌组成的联合门诊进行,指导病人用药或随诊方案。中心一般建议垂体瘤病人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1年后每年来中心进行复查,复查项目主要为垂体前叶相关激素、靶腺激素水平和血糖等主要并发症进展情况。中心也鼓励患者有任何不适或者对病情有疑问时回到医院进行随诊。为了方便患者就医,中心会为随诊患者提供预约号,保证其能在建议的时间就诊。而对于首诊时病情较复杂的患者,首诊医师可建议直接提交垂体疑难病会诊门诊。垂体瘤联合治疗中心有专人管理病人资料并进行随访。
协和医院垂体腺瘤病人MDT诊治流程
垂体瘤联合治疗中心的成立也推动了健康宣教与医患互动。中心组建了“协和垂体瘤肢端肥大症患者”微信群,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妇科、眼科、放疗科等多科室医生参与其中,利用更加便捷的交流方式,为肢大患者提供及时的病情咨询指导,挂号、预约等诸多便利。以此为模型,中心还将陆续创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等专业病友社区。
在教学方面,垂体瘤联合治疗中心为我国垂体医学最为重要的专业医师教育和培训中心之一,为全国各地输送了大量的高级专业人才;中心定期举办全国论坛,与兄弟医院垂体医学工作者探讨并分享中心创办的经验教训;同时,中心也为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和学生安排了系统的培训,使其能够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更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
在科学研究方面,垂体瘤联合治疗中心每周二举办相关科室医生科研讨论会,内容包括垂体疾病诊治、研究进展学习与交流,以及合作科研项目进展汇报。
垂体瘤联合治疗中心共诊治垂体腺瘤患者15627例,近年平均年手术量约700例,为患者提供了便捷、规范的治疗。此外,中心创建中国各型垂体腺瘤的诊断标准,提出专家共识及诊治指南4部,在全国设立80家以省级医院为主的推广单位,共举办巡讲120场,直接培训3000余人次。通过垂体瘤联合治疗中心这一平台,极大促进院间交流,推进了垂体瘤在国内的规范化诊治。同时,MDT模式下的诊疗和随访为医生积累了丰富、完整的临床数据,方便开展科研项目,部分医生已在国际学术舞台崭露头角。总之,垂体瘤MDT模式在新时代应运而生,不仅惠及患者,同时对推动整个治疗领域进步,实现个体化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