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突发!又一款DMD疗法III期临床失败!
发布时间:2025/07/10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Duche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是一种严重的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肌肉疾病由编码肌营养不良蛋白的DMD基因的功能缺失突变引起,影响全球约1/3500至1/5000的男性新生儿。

 

日前,日本大鹏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Taiho Pharmaceutical) 宣布,其在研的DMD口服药物pizuglanstat,在III期临床研究REACH-DMD中,未能达到主要疗效终点。

 

新机制探索受挫:HPGDS抑制剂的挑战

 

近日,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Duche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新药研发领域再传波澜。日本大鹏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Taiho Pharmaceutical) 宣布,其备受关注的口服在研新药pizuglanstat (TAS-205) 在关键的III期临床试验REACH-DMD中,未能达到其在可下地行走患者队列中的主要终点。这一结果不仅对大鹏制药的管线是一次打击,也为DMD治疗中抗炎策略的有效性带来了新的思考。

 

Pizuglanstat是一款同类首创 (first-in-class) 的选择性造血型前列腺素D合酶 (HPGDS) 抑制剂。其作用机制独辟蹊径,并非直接修复或替代缺陷的抗肌萎缩蛋白,而是通过抑制HPGDS,减少促炎介质前列腺素D2 (PGD2) 的合成。

 

在DM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持续的肌肉损伤会引发强烈的炎症反应,PGD2被认为是加剧肌肉坏死和纤维化的关键因子之一。因此,理论上,抑制HPGDS有望减缓肌肉功能的衰退,且该机制与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无关,具有成为广谱DMD疗法的潜力。
然而,REACH-DMD研究的结果给这一理论蒙上了阴影。该研究在日本招募了82名5岁及以上的男性DMD患者,分为可下地行走与无法下地行走两个队列。在关键的可下地行走队列中,经过52周的双盲、安慰剂对照治疗,pizuglanstat在改善“从地板站起所需时间”这一主要功能性终点上,与安慰剂相比未能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DMD治疗格局:挑战与机遇并存
作为大冢集团 (Otsuka Group) 的子公司,大鹏制药以其在肿瘤领域的深厚积淀而闻名,pizuglanstat的开发则代表了其向罕见病领域的积极探索。此次pizuglanstat的失利,是DMD领域近期一系列挫折的延续。此前,辉瑞 ( Pfizer) 和Sarepta/罗氏 (Roche) 的基因疗法均在关键研究中遭遇重挫,并伴有严重的安全事件,凸显了这一前沿领域的巨大挑战。

2023年6月,Sarepta公司的ELEVIDYS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4至5岁能够自主行走的DMD患者,成为全球首款上市的用于治疗DMD的基因治疗药物。目前,DMD的治疗选择仍有限,主要包括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外显子跳跃疗法 (如Sarepta系列产品)、无义突变终止密码子通读疗法 (PTC的Translarna),以及不限突变类型的类固醇、HDAC抑制剂 (Italfarmaco的Duvyzat) 等。

 

尽管挫折不断,但DMD领域的研发热度不减。GlobalData预测,到2033年,全球七大主要市场的DMD市场规模将达到52亿美元。Satello的SAT-3247在Ib期研究中展现了积极的肌肉功能改善信号,而Entrada Therapeutics的EEV偶联寡核苷酸疗法ENTR-601-45也获准在欧盟进入I/II期临床。这些早期管线的进展为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

 

狐眼观察

 

新药研发的“九死一生”在罕见病领域尤为残酷。从被寄予厚望的基因疗法频频爆出安全性问题和效力争议 (警钟长鸣,定价320万美金的DMD基因疗法再现死亡案例!我们离安全的“未来疗法”还有多远?),到如今pizuglanstat的失败,让所有从业者不得不冷静思考一个核心问题:对于DMD这种进行性疾病,临床终点的选择是否足够科学和敏感?未来需要深入理解疾病的自然史,选择最能反映药物疗效的终点指标,并对临床前数据的转化价值进行客观评估。

 

Pizuglanstat作为一款口服、不限突变类型的小分子药物,曾被视为对现有治疗手段 (如外显子跳跃疗法、类固醇) 的重要补充,代表了科学家们从“抗炎”角度治疗DMD的一种新尝试。此次临床试验结果未达预期也表明,在DMD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单纯抑制PGD2介导的炎症通路,可能不足以转化为显著的临床运动功能获益,这为后续DMD抗炎药物的研发敲响了警钟。

 

近年来,包括美国、欧洲和中国的多家生物医药公司都在积极投入DMD新药的研发,涵盖基因疗法、细胞疗法、小分子药物等多种技术路径,尚无根治DMD的方法 。虽然DMD市场潜力巨大,但接连的失败将使投资者和大型药企对该领域的投入变得更加审慎。尽管pizuglanstat倒下了,但它为后来者照亮了前路,排除了一个可能性,让大家能更聚焦于其他更有希望的方向。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这无疑是痛苦的等待,但也正是这份坚持,驱动着科学不断向前。我们期待,在全球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未来能有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为DMD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希望。

 

信息基于公开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或投资建议。
资料来源
[1]. https://www.taiho.co.jp/
[2]. 其他公开资料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署名原创的文章仅为个人学习笔记,且只用于交流学习目的,无意剽窃和抄袭,若涉及版权问题或标记有误,烦请留言联系,将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