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中国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诊治指南
发布时间:2022/08/08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 MMN),是一种自身免疫相关的多发单神经病变。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上肢神经受累多见,表现为不对称性肢体远端为主的无力、萎缩,无客观感觉障碍,随病情进展最终可导致肌肉无力萎缩而致残。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临床特点

1.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2. 隐袭起病,缓慢发展或阶段性进展,可有长时间的稳定期。

 

3.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单神经病。


  • (1)早期以单侧上肢某一根或多根神经受累多见,表现为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肌肉无力,远端为主,可伴有痉挛或束颤。


  • (2)无力分布不对称,表现为同一肢体不同神经受累程度不同,或双侧肢体的神经受累程度不同,或上下肢神经受累程度不同。甚至可见同一神经支配的不同肌肉无力程度不同。


  • (3)随着病情发展,可以出现肌肉萎缩;病程较长者,可有多个肢体的多根神经受累,受累神经的不对称性可不明显,而呈现为类似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分布。


  • (4)患者可有轻微感觉异常的主诉,但缺乏客观感觉受累的体征,病程后期部分患者也可出现部分感觉神经受累。


  • (5)脑神经通常不受累。


  • (6)在无力不明显的肢体,腱反射可以正常甚至活跃。


  • (7)无上运动神经元受累体征。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①血和脑脊液抗神经节苷脂抗体(GM1)IgM阳性,可见于1/3~2/3的患者。

②脑脊液白细胞正常,蛋白可有升高或正常,一般不超过1g/L。

③对于多发性单神经病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多种化验检查,如血沉、ANCA、ANA、ENA、甲状腺功能、ACE以及肿瘤筛查排除其他疾病。


2. 肌电图检测

(1)运动神经传导测定:可见运动神经部分传导阻滞,上肢神经受累多见;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可以正常或减低;跨越传导阻滞部位的运动传导速度可以减低。


传导阻滞的电生理诊断标准为:

①肯定的运动传导阻滞,常规神经节段测定时,近端与远端比较负相波波幅或面积下降≥50%,负相波时限增宽≤30%。


②可能的运动传导阻滞,在上肢常规神经节段测定时,近端与远端比较负相波波幅或面积下降≥30%,负相波时限增宽≤30%;或近端与远端比较负相波波幅或面积下降≥50%,负相波时限增宽>30%。


(2)感觉神经传导测定通常正常,包括跨运动传导阻滞部位的感觉传导也正常。


(3)针极肌电图可见异常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募集减少;可存在同一肢体不同神经支配肌肉针电极检测正常与异常并存现象。


3.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作为电生理测定的补充。在部分患者,周围神经磁共振平扫和增强检查可见神经增粗,长T2信号以及局限性增强;高频神经超声检测也可见局灶性神经增粗的表现。



三、诊断

诊断依靠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查体、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检测。


隐袭起病,缓慢或阶段性进展的双侧肢体远端不对称无力萎缩患者,结合神经系统查体发现至少有2根神经受累,早期上肢受累多见,表现为不对称性肢体无力,随病情发展可出现肌肉萎缩,无客观的感觉异常体征。


运动神经传导测定,在非嵌压部位,至少2根神经或1根神经的两个节段出现运动神经部分传导阻滞,相应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正常。血清或脑脊液GM1抗体阳性,IVIG治疗有效等均可支持诊断(表74-1)。


1661164695468000339.png

四、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各种原因导致的多发单神经病进行鉴别,包括鉴别嵌压性周围神经病,结缔组织病相关多发单神经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结节病所致周围神经病,Lewis-sumner综合征,遗传压迫易患性周围神经病。


在运动神经元病早期,以下运动神经元受累为主者,也是临床重点鉴别疾病之一。另外还需要与平山病、颈椎或腰椎神经根病等相鉴别。


治疗



一、IVIG治疗

1. 目前国际多项临床研究证实,IVIG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无力和生活质量,有可能延缓周围神经轴索变性的发生。

 

IVIG初始可给予0.4g/kg/d,共5d,观察肢体无力变化,部分患者使用后1周内即可出现无力的改善,但疗效维持时间通常仅1个月左右,少数患者可长达数月。在初次使用有效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间断使用不同剂量的IVIG维持治疗。

 

2. 人血免疫球蛋白皮下注射剂型:国外已经使用,并证实和静脉使用疗效相似。

二、免疫抑制剂

1. 免疫抑制剂治疗MMN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评估。对于IVIG效果不佳,或其他因素限制无法使用IVIG,无禁忌证且耐受的患者,可试用环磷酰胺。环磷酰胺2-3mg/kg/d,在部分患者中可能有效,或可用于减少IVIG的用量。但需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权衡利弊。

 

2. 其他药物如干扰素β-1a、硫唑嘌呤、环孢素,均有小样本和个案报道,针对个别患者有效。

三、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可能加重病情,不建议常规使用。

四、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在少数患者中有效,但也有可能加重病情,不建议常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