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该皮下制剂2种新适应症即将在欧获批
发布时间:2021/08/05

· Daratumumab皮下制剂联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D-VCd)对新诊断的轻链淀粉样变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纯VCd

· 与单独使用Pd相比,在pomalidomide和地塞米松(D-Pd)基础上,加用Daratumumab皮下制剂治疗未受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MM),可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


强生旗下的杨森公司前不久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建议扩大DARZALEX®▼(daratumumab)皮下(SC)制剂的现有上市许可——扩充两个新适应症。一个适应症是使用DARZALEX SC联合环磷酰胺,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D-VCd),用于治疗新诊断的系统性轻链(light chain,AL)淀粉样变性成人患者。另一个是使用DARZALEX SC联合pomalidomide和地塞米松(D-Pd)治疗患有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成人患者(这些患者之前接受过包含蛋白酶体抑制剂和来那度胺的治疗,且对来那度胺不应答,或既往至少接受过两次包括来那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治疗,并在最后一次治疗期间或之后依旧观察到疾病进展)。


AL淀粉样变和MM复发都是血液疾病,其治疗需求仍未得到满足。AL淀粉样变是一种罕见的、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一种叫做淀粉样蛋白的不溶性蛋白质在组织和器官中积累就会诱发该疾病,最终导致器官退化。因为与AL淀粉样变相关的症状往往常见且没有特异性,可导致诊断延误,因此很大一部分患者开始治疗时,部分患者的器官功能已经恶化。欧洲目前尚没有获批治疗AL淀粉样变的治疗手段。如果不进行治疗,患者的平均存活率为12-18个月,而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患者的存活率仅为6个月左右。


多发性骨髓瘤,尽管在过去十年中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然是一种难治性血液肿瘤,特别是对其复发或不应答的管理。每次复发,都会恶化患者的预后,因此有效的治疗方案的需求变得至关重要。


“此次消息是对我们来说是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得以能满足更多患有这些复杂血液疾病的患者的治疗需求。Daratumumab很大地改变了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自2016年首次获批以来已用于治疗近19万名患者。” 杨森药业EMEA区域 监管事务副总裁Saskia De Haes, 说到,“我们期待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加深我们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响力,并为AL淀粉样变这一迫切需要创新的治疗领域带来转机”


CHMP对AL淀粉样变适应症的肯定意见主要基于名为ANDROMEDA的3期研究,这一研究是评估daratumumab SC联合VCd与单独VCd相比的疗效,VCd是一种用于新诊断的AL淀粉样变性成人患者的常见治疗方案。与单独使用VCd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daratumumab治疗的患者展示了显著更高的血液学完全缓解率(D-VCd为53.3%,VCd为18.1%;P < 0.0001)。总体来看,D-VCd的安全性与之前单独观察到的单独每种药物的安全性一致。


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 对daratumumab皮下制剂 联合P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肯定意见主要基于三期研究APOLLO的数据,该实验是与欧洲骨髓癌机构合作开展。该研究在304例复发或难治性骨髓瘤患者中比较了D-Pd连用和Pd单用,这些患者之前至少接受过一种同时包含来那度胺和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的治疗方案。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Pd相比,daratumumab显著降低了37%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风险比,0.63; 95%置信区间,0.47-0.85;P = 0.0018)。D-Pd组和Pd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2.4个月和6.9个月。与单独Pd治疗相比,D-Pd治疗的应答率明显更高,包括总缓解率(69% vs. 46%)、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VGPR)或更好的应答率(51% vs. 20%),完全缓解率(CR) (25% vs. 4%)和最小残留疾病阴性率(9% vs. 2%)。D-Pd的安全性与已知的daratumumab SC和pd的安全性是一致的。


“杨森的目标是改善和延长患者的生命,随着我们不断努力推进肿瘤科学和最终提供治疗方案,”杨森研发临床开发和全球医学事务,研发副总裁,Craig Tendler说,“我们不断研究daratumumab的新用途,以造福更多不同患者群体。”


目前,欧盟委员会(EC)将对这两份肯定意见进行审查,该委员会有权对这些适应症进行最终批准。


原文标题:

Janssen Receives Two Positive CHMP Opinions Recommending Expanded Use of DARZALEX®▼ (daratumumab) Subcutaneous (SC) Formulation for New Indications in Europe

译:张浩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