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高通量测序在罕见病诊疗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6/07/26



引言:

2016年7月9日,由上海市罕见病防治基金会、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分会、中国孤儿药创新联盟、healthib俱乐部/茗嘉资本共同主办,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等协办的第二届中国孤儿药研发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会议中,来自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的临床遗传咨询与单基因产品总监黄辉老师就高通量测序在罕见病诊疗中的运用做了报告。今天,我们把黄辉老师的发言内容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在发言中,黄辉老师介绍罕见病诊疗中常用的高通量测序策略,将能根据疾病类型不同而设计不同的检测方案,从而诊断从单一疾病到全基因组疾病的系列问题。


高通量测序策略简介



1. 单一疾病监测:采用Sanger,QPCR,Panel单一疾病检测

● 扩增一个性状或一个疾病的基因

● 检测点突变和缺失重复

● 发现新突变、但不能发现新基因

2. 一类或一个系统疾病:Panel疾病组合或全Panel检测

● 检测相关基因组合

● 临床意义明确

● 结果解释容易

● 可以发现新突变、不能发现新基因

3. 全外显子组疾病: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

● 可以检测75-85%致病突变

● 对整个外显子组捕获测序

● 发现点突变和缺失重复

● 可能发现临床意义不明的突变,难以解释

● 发现新基因

4. 全基因组疾病:全基因组重测序

● 可对所有疾病检测

● 结果包括大量临床意义不明突变,难以解释

● 科研为主,没有用于临床

● 可用于PGD、胎儿基因组等用途

● 但费用高,周期长

高通量测序手段的临床应用



对于罕见病的诊断而言,高通量测序可以在辅助临床诊断、表型重叠疾病准确分型、个体化诊疗指导三个方向得到应用:

1.辅助临床诊断:由于存在着遗传异质性、基因的多效性、表现度和遗传早现等非典型的遗传方式,临床诊断常常面临着困境,据美国NCOD(National Commission on Orphan Diseases)报道,15%的罕见病患者要花费平均五年的时间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高通量测序则可以极大地帮助临床诊断。

2014年,有一位拇指姑娘,临床表现为喂养困难,发育严重迟缓,1周岁仅5斤,肤色黑,皮肤松弛,骨骼畸形等。她辗转于北京、广州、湖南、深圳等多家医院检查,但是都无法确诊。借助高通量测序,拇指姑娘被确诊为全世界仅有300多例报道的Costello综合征。此外,高通量测序策略帮助她的母亲在第二次怀孕时进行基因诊断,从而保证后代的健康。

2.表型重叠疾病准确分型: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例,贝氏肌营养不良和肢带型肌营养不良表型相近,单纯的诊断很难了解真正病因,而采用基因测序的话可以帮助医生做决策

3.个体化诊疗指导:对于单基因糖尿病的患者,不同编码基因的突变的治疗方式不同。基因诊断可以实现对症下药,从而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黄博士呼吁,罕见病并不罕见,问题在于,限于临床经验和诊断手段的可及性,现在很多患者无法得到准确的诊断,他们不清楚应该寻求哪一方的帮助。她希望更多的机构能够开展基因测序的窗口,帮助患者有效寻求帮助。

同时,她认为,人类对基因的认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基因到临床表现不是直线的,有很多类型,这条路,检测机构需要和医生一起走。

黄博士在讲座最后寄语,“利刃在手,其利弊在于拿利刃的人。相信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智慧、道德和理性,正确应用科技发展的成果,让其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本文由罕见病发展中心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